結膜炎與結膜下出血:一文搞懂結膜炎、結膜下出血的症狀與治療時機
News & Event

Oct. 2025
23
結膜炎與結膜下出血:一文搞懂結膜炎、結膜下出血的症狀與治療時機
結膜炎與結膜下出血:一文搞懂結膜炎、結膜下出血的症狀與治療時機
當你發現眼白充血時,第一個反應就是:「我是不是被傳染了結膜炎?」這種視覺上的衝擊,常讓人感到極度恐慌,但並非所有紅眼症狀都代表發炎。眼睛紅可能源於感染、過敏,也可能是單純的微血管破裂。學會區分這些症狀,是避免誤判、精準治療的第一步。
本文將由專業醫師的角度,為你詳細解析「眼睛發紅」最常見、也最容易混淆的兩種狀況:結膜炎與結膜下出血。學會鑑別兩者,你就能精準判斷是否需要緊張,以及該採取什麼行動。
結膜炎是什麼?眼睛紅腫、癢痛的常見原因
結膜炎是指覆蓋在眼白與眼瞼內側的「結膜」發炎,俗稱紅眼症。常見原因包含病毒、細菌感染,或過敏反應。結膜炎症狀包括:
- 眼睛發紅:這是最典型的症狀,俗稱「紅眼症」。
- 發癢或異物感:感覺眼睛裡有沙子或睫毛。
- 分泌物增多:分泌物可能呈水樣、黏稠或黃色。
- 輕微畏光:通常不嚴重。
大多數結膜炎經過適當治療或自我保養(如注意衛生、避免揉眼)後,症狀會逐漸改善,但為了準確診斷、加速康復、預防傳染和避免併發症,只要出現眼睛紅腫、分泌物增多、癢痛等症狀,都應盡快就醫。
結膜下出血是什麼?雖嚇人但多數不影響視力
結膜下出血是指眼睛表層微小血管破裂,血液滲出到結膜下方,看起來像「眼白上有一片鮮紅或暗紅斑」。常見原因包括:
- 瞬間用力(如打噴嚏、咳嗽、搬重物)
- 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導致血管脆弱
- 外傷或揉眼
- 服用抗凝血藥物
雖然外觀嚇人,但多數結膜下出血 沒有疼痛或視力影響,通常 1–2 週會自然吸收。但若出血頻繁、伴隨疼痛或視力模糊,就要特別警覺,避免忽略潛在的全身性疾病。

結膜炎 vs. 結膜下出血差別快速比較
| 特徵 | 結膜炎 | 結膜下出血 |
|---|---|---|
| 主要表現 | 紅腫、癢、分泌物多 | 眼白一片鮮紅或暗紅斑 |
| 是否有疼痛 | 偶有刺痛或異物感 | 幾乎沒有疼痛 |
| 是否影響視力 | 一般不會,但角膜受累時可能影響 | 通常不影響視力 |
| 是否傳染 | 病毒 / 細菌性結膜炎具傳染性 | 不具傳染性 |
| 處理方式 | 依病因使用藥物治療 | 多數情況下自然吸收 |
簡單判斷小技巧:
- 如果有分泌物、癢、紅腫 → 可能是結膜炎
- 如果只是眼白突然一片紅斑、沒疼痛 → 多半是結膜下出血

簡單判斷小技巧:
- 眼睛紅合併疼痛、視力模糊、畏光
- 結膜下出血反覆出現,或合併其他全身疾病
- 分泌物明顯增多,懷疑傳染性結膜炎
- 不確定原因,想給眼科醫師評估
這些狀況都建議盡快由專業眼科醫師檢查,避免延誤治療。

結膜炎與結膜下出血 Q&A:最常見的患者疑問與專業解答
Q:結膜炎和結膜下出血差別是什麼?
A:結膜炎是結膜發炎,常伴隨分泌物、紅腫、癢或刺痛;而結膜下出血則是眼白下方血管破裂,外觀看起來像鮮紅斑塊,通常沒有分泌物或疼痛,也不會傳染。
Q:結膜炎怎麼辦?需要看醫生嗎?
A:如果症狀輕微,可先避免揉眼、勤洗手並注意衛生;但若分泌物明顯增多、眼睛紅腫持續數天未改善,或懷疑是病毒性/細菌性結膜炎,建議看眼科醫師,由專業檢查後開立藥物治療。
Q:結膜炎會傳染嗎?
A:這要看原因:病毒性與細菌性結膜炎具傳染性,可能透過手部接觸、毛巾或枕頭套傳播;過敏性結膜炎則不會傳染。若懷疑有傳染性結膜炎,建議避免與家人共用物品並保持良好衛生。
Q:結膜下出血會自己好嗎?
A:其實大部分不需要特別用藥,出血會在 1–2 週內自然消退。不過,若出血範圍過大、經常發作,或同時有眼睛疼痛、視力下降,就必須排除血管性疾病,建議就醫檢查。
Q:結膜下出血會影響視力嗎?
A:多數結膜下出血不會影響視力,也沒有疼痛,通常 1–2 週會自行吸收。但若合併視力模糊、反覆出血,或同時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就要特別注意,建議儘快到眼科檢查。
專業眼科診斷,找出紅眼真正原因
眼睛紅不一定只是小問題,若是角膜、視網膜或血管疾病的警訊,更需要專業判斷。在白佳欣眼科,我們擁有完整的檢查設備與臨床經驗,並提供個人化治療建議。若你正因相關症狀而感到擔憂,不妨讓專業醫師替你檢查,獲得安心與明確答案。
立即預約白佳欣眼科,守護您的眼睛健康:
預約電話:04-2234-8222
診所地址: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 192-4 號
線上預約:https://www.eyelasik.com.tw/contactus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