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0年,Jose Barraquer醫生發明角膜切割器(microkeratome)來改變角膜弧度,這種手術稱為keratomileusis。如今成為最普遍的角膜屈光手術。1990年,義大利醫生Lucio Buratto與希臘醫生Ioannis Pallikaris共同開發出keratomileusis與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(PRK)其手術較其他同類手術疼痛現象減少且準確度高。
LASIK手術的角膜瓣,早期以微型角膜切割器的刀片切割而成。現今無刀切割技術,則是以雷射在角膜切割出角膜瓣層,無需刀片切割。使得角膜瓣切得更薄,並且也增加剩餘角膜厚度,嘉惠更深的近視或遠視族群。
角膜薄片切割方式:
1.微型角膜切割器:角膜切割器設有機械齒輪,刀片可以自動切割出角膜瓣層。
2.無刀切割:以雷射在角膜切割,造成角膜瓣層。切割後約20至30分鐘,讓角膜內氣泡吸收,再進行手術。
角膜瓣製做方式:
1.LASEK上皮原位近視雷射角膜重塑術:用20%的酒精浸泡角膜表面組織 ,以特殊器械將角膜上皮輕輕掀起,雷射後再將角膜上皮蓋回原位。
2.Epi-LASIK回歸表面近視雷射角膜層狀重塑術:用特殊的角膜上皮鈍刀切割出一個極薄的角膜上皮。
3.LASIK:使用全自動角膜層狀切割器將角膜上方約1/5的厚度作平整切開直徑8.5~9.0毫米的角膜瓣,然後將角膜瓣掀開,避開角膜表層組織後以雷射於角膜基質作切削,然後再將角膜瓣蓋回,1~2分鐘之內,角膜就會自動癒合。
4.飛秒無刀雷射:使用雷射光平整的切割出角膜瓣。